python高精度,基于python的性能測試工具_基于 Python 的性能測試工具 locust 與 LR 的簡單對比[轉發]...

 2023-11-10 阅读 24 评论 0

摘要:背景最近自己開發了一個小的接口,功能測完了,突然想測下性能,原來做性能測試,我一直用的是HP的LoadRunner,前一段時間正好看過locust,想想就用這個來測測性能吧。由于對LR比較熟,正好做個對比,這樣更利于對新東西的理

背景

最近自己開發了一個小的接口,功能測完了,突然想測下性能,原來做性能測試,我一直用的是HP的LoadRunner,前一段時間正好看過locust,想想就用這個來測測性能吧。

由于對LR比較熟,正好做個對比,這樣更利于對新東西的理解。

基礎

python高精度、目前locust還只支持Python 2版本。

測試需求

驗證在相同的服務器端的情況下,使用LR和locust分別進行性能測試,在相同并發用戶的情況下,驗證平均響應時間,TPS值等性能測試指標的差異。

為了方便,使用http協議,一個get請求,一個post請求,交易比例為1:1。

服務器端

python運行效率。為了簡單易理解,用Python的bottle框架寫了一個服務器端,2個交易,一個get,一個post請求,交易中加了2個不同的sleep。

代碼如下:

#!/usr/bin/env python

# -*- coding: utf-8 -*-

__author__ = 'among,lifeng29@163.com'

python 性能,from bottle import *

from time import sleep

app = Bottle()

@app.route('/transaction_1', method='GET')

def tr1():

python性能解決,sleep(0.2)

resp = dict()

resp['status'] = 0

resp['value'] = 'xxx'

return resp

python如何提高運行速度。@app.route('/transaction_2', method='POST')

def tr2():

parm1 = request.forms.get('parm1')

parm2 = request.forms.get('parm2')

sleep(0.5)

python性能分析工具。resp = dict()

resp['status'] = 0

resp['value'] = 'yyy'

return resp

run(app=app, server='cherrypy', host='0.0.0.0', port=7070, reloader=False, debug=False)

python性能分析與優化,服務器端部署在一個單獨的Windows的機器中,基于Python 3,啟動后,監聽7070端口。

LR中的測試腳本

在另外的一個Windows機器中,使用LR 11,用的是http/html協議的腳本,主要代碼如下:

用了2個action,用于劃分交易比例。

action1:

python代碼?Action1()

{

lr_start_transaction("get");

web_reg_find("Text=xxx",

LAST);

web_custom_request("Head",

"URL=http://10.0.244.108:7070/transaction_1",

"Method=GET",

"Resource=0",

"Referer=",

LAST);

lr_end_transaction("get", LR_AUTO);

return0;

}

action2:

Action2()

{

lr_start_transaction("post");

web_reg_find("Text=yyy",

LAST);

web_custom_request("Head",

"URL=http://10.0.244.108:7070/transaction_2",

"Method=POST",

"Resource=0",

"Referer=",

"Body=parm1=123&parm2=abc",

LAST);

lr_end_transaction("post", LR_AUTO);

return0;

}

使用1:1的比例設置2個transaction的執行比例:

LR中的執行方法,直接放到場景中,執行即可。

locust中的測試腳本

在另外的mac中,使用locust執行測試,全部通過代碼實現。代碼如下:

#!/usr/bin/env python

# -*- coding: utf-8 -*-

__author__ = 'among,lifeng29@163.com'

from locust import *

class mytest(TaskSet):

@task(weight=1)

def transaction_1(self):

with self.client.get(name='get', url='/transaction_1', catch_response=True) as response:

if 'xxx' in response.content:

response.success()

else:

response.failure('error')

@task(weight=1)

def transaction_2(self):

dt = {

'parm1': '123',

'parm2': 'abc'

}

with self.client.post(name='post', url='/transaction_2', data=dt, catch_response=True) as response:

if 'yyy' in response.content:

response.success()

else:

response.failure('error')

class myrun(HttpLocust):

task_set = mytest

host = 'http://10.0.244.108:7070'

min_wait = 0

max_wait = 0

具體的參數可以查看官方文檔。

其中:

主類繼承HttpLocust,用于測試http協議的系統;

min_wait和max_wait用于設置執行task過程中的等待時間,相當于LR中Pacing的設置,這里都設置為0;

task裝飾器類似于LR中的事務,可以做嵌套;

weight相當于權重,如2個事務是1:1,保持比例一致就行;

這里寫了2個事務,分別為get和post;對response的判斷通過python的語法實現,類似于LR中的檢查點。

執行方法,通過命令行啟動:

如下圖:

LR中的測試過程和結果

測試過程:

直接設置并發用戶數和加載方式,10個用戶并發,同時加載就可以了。

測試結果:

平均響應時間:

TPS:

事務:

Locust中的測試過程和結果

設置需要的并發用戶數和用戶加載策略。

這里設置相同的10用戶并發,Hatch Rate是每秒啟動多少用戶的意思。這里設置為10,就是同時啟動10個了。注意,這里不好設置執行多久,和LR不一樣。(可以不啟動瀏覽器,直接在啟動參數中設置并發用戶數,執行多少個事務后結束,具體用-h可以看到幫助)

啟動執行后:

其中,Average中為平均響應時間等測試指標,最后一列的reqs/sec相當于LR中的TPS。(這里locust把它叫做rps),其他指標都比較好理解了。

最后的結果:

在web頁面中可以下載原始的測試結果數據。

在停掉python命令后,在終端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信息,最后的一行是百分之X的響應時間,表示百分之多少的交易在XXX響應時間內。

這里比LR中的要多點,包括了50%到100%的響應時間。

結果比較

在相同的服務器端環境,測試的結果值相似,沒有多大的區別。

在設置交易比例的過程中,可以看到get和post交易的比例都存在差異。這個也無法避免(除非自己寫腳本劃分)。所以tps方面存在些差異。不過總體差距很小。

總結

性能測試,重點是考察并發用戶數、響應時間、tps這類指標。

一直用的是LR,LR在一起概念上更易于理解,在有lr的基礎上,在看其他的工具,就比較容易了。

locust也可以支持分布式執行(多執行機),用來簡單測試這類http的接口,也算比較方便。

而且,locust全部基于Python腳本,擴展性不錯,號稱可以測試任何協議和系統。

最后,我還是那句話,看什么事情,用什么工具最高效易用,用合適的工具做合適的事情即可。

歡迎大家討論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资料均为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和研究交流使用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hbdhgg.com/3/169928.html

发表评论:

本站为非赢利网站,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

Copyright © 2022 匯編語言學習筆記 Inc. 保留所有权利。

底部版权信息